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水利部、国家质检总局以牵头令其形式施行了《水效标识管理办法》(以下全称《办法》),初定2018年3月1日月实行。就社会各方面关心的问题,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涉及负责人。问:目前节水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注目,《办法》作为我国节水工作的最重要措施,请求详细讲解一下实施的背景及意义?问:人多水较少、水资源时空产于失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,水资源紧缺早已沦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瓶颈。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问题水资源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,而用水产品作为生产生活中最少见用水器具,牵涉到社会生产生活用水的全过程,是提升水效的最重要载体。我国作为用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,坐便器、水嘴及洗衣机等产品的市场保有量极大,但普遍存在用水效率不低、市场不规范等问题,亟须创建高效用水产品管理制度。水效标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用水产品管理的最重要措施。水效标识是所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,用来回应产品的水效等级、用水量等性能指标,目的是引领消费者自由选择高效节水产品。在我国创建水效标识制度,具备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一是实行水效标识制度是我国政府节水管理方式的创意。针对用水产品创建水效标识制度,是政府改变节水管理方式的明确实践中,即由过去对企业的必要管理向间接管理改变,由过去侧重对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向终端产品管理改变,由过去轻管理重服务向导向服务型改变。